大部分风湿病患者需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生物制剂(益赛普、英夫利昔单抗、托珠单抗)等药物,而这些药物都有不同程度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副作用,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来说可能会导致病毒复制量增加、肝损害加重,严重的会导致爆发性肝功能衰竭,死亡率非常高。所以,风湿病患者在接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前都需要筛查乙肝两对半及乙肝病毒DNA的检查。对于有活动性乙型肝炎的患者是需要先治疗乙肝,病情控制后再在强有力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前提下使用风湿病的治疗药物;但是如果风湿病也非常严重,需要立即启动风湿病治疗的患者,则需要选用对乙肝病毒影响小的药物,并同时积极治疗乙肝。
如果是乙肝病毒携带的患者,也就是指有HBsAg阳性,但乙肝DNA和肝功能正常的患者,是不是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2015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指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在接受肿瘤化疗或免疫抑制治疗过程中,20%-50%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乙肝再活动,重者甚至因肝衰竭死亡。所谓的“再活动”是指先前有乙肝携带史的患者乙肝DNA检测阴性,后出现乙肝DNA升高;或者当患者基线HBV-DNA检测阳性,其升高超过100U/ml;或乙肝两对半检查,先前HBsAg(表面抗原)阴性但HBcAb(核心抗体)阳性的患者,治疗后出现了HBsAg阳性。所以不仅是HBsAg阳性的患者有风险,甚至是HBsAg阴性,只要有HBcAb阳性的患者都有乙肝病毒活动的风险。所以,在治疗前需要做乙肝全面的筛查。
那是不是说明一旦与乙肝沾上边就不能接受上述抗风湿病药物治疗了呢?当然不是。对于HBsAg阳性的患者,建议先预防性抗病毒治疗至少1周(有的指南是4周)后再开始上述抗风湿病药物治疗,推荐的预防性抗病毒药物为恩替卡韦或者替诺福韦酯,之后每三个月监测一次乙肝两对半及乙肝病毒DNA。对于HBsAg阴性,但HBcAb阳性的患者,一般抗风湿药物治疗前都不需要抗病毒治疗,但需要在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乙肝,监测方法同前;如果需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则需预防性抗乙肝病毒治疗,选用抗病毒药物及乙肝监测方法同前所述。一旦发现乙肝病毒再活动,需要立即启动抗乙肝病毒治疗。
抗病毒药物需要服用多久呢?
一般来说免疫抑制治疗结束后再进行抗病毒治疗1年,利妥昔单抗是治疗结束后2年。由于大多数风湿病患者终生需要进行抗风湿治疗,即同时终生抗病毒治疗。
总之,风湿病患者不仅在接受治疗前需要全面筛查乙肝,在整个治疗过程也需要定期筛查,必要时还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所以,各位风湿病友们以后不用惊讶于医生为何要给你查乙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