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并不难,通过精准检查、专业技术治疗是可以实现可防可控的。那为何还有不少类风湿患者病情反复、久治不愈呢?其实追溯根源,治疗方案与病情评估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难发现:无论是基层医院还是三甲医院,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重治不重诊”的现象,医生给出的方案基本千篇一律,“诊”这一步出了问题,那么后续的治疗也就无从考究,盲目治疗的结果必然是病情反复。
类风湿病情如何系统评估?
对于类风湿这类疑难偏科类疾病,为了让更多类风湿患者切实做到“精准检查早一步,全面康复快一步”,作为西南区类风湿重点专病医院-成都附大类风湿医院,遵循“先检查后治疗”理念,以及结合临床大量的成功救治案例,为广大类风湿患者总结病情系统评估标准,以供临床医生和患者治疗参考及鉴别!
80%复发患者都只选择常规检查
一、一般实验室检查:轻、中度贫血,活动期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增高,部分血小板增多,血清免疫球蛋白多克隆增高。

二、类风湿因子:70%患者类风湿因子(RF)呈阳性。虽然RF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并非特异,而且许多疾病(包括肉芽肿病、慢性肝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都有可能出现低度阳性,但RF滴度增高可作为RA的诊断依据之一。
三、已发现对RA高度特异的抗体:有抗角蛋白抗体、抗原聚角微丝蛋白抗体、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和抗Sa抗体等。其中,抗CCP抗体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RA早期诊断的自身抗体。但这些抗体敏感性较低。
四、X线检查:在RA病程的不同时期,可分别表现为软组织肿胀、普通性骨质疏松、关节间隙狭窄、软骨面边缘骨质腐蚀和软骨下骨囊性改变,以及关节脱位、关节强直。
事实上,以上这些常规检查只是作为确诊类风湿疾病以及体内是否有炎症的一个标准,既不能透彻分析患者病情发展原因,也不能为后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炎症具体分布在哪,微循环障碍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指标及体质差异类型等,这些发病原因及复发原因都不清楚,盲目治疗效果不长久是必然的。
TMT专项病因检查相较于常规检查有哪些优势?
临床统计,类风湿早期患者采用TMT专项检查及局部联合全身规范诊疗后康复率显著提高。弥补常规检查只知有炎症、却不知炎症在哪、药物调节免疫系统不理想,易复发等多种弊端。
1. TMT炎症检查:查清全身炎症分布,为精准祛炎治痛、解僵、改善活动功能提供依据,避免炎症漏除疼痛复发。
2. 免疫与个人体质检查:明确患者体质分型与全身免疫紊乱原因,制定差异化方案,从根源调节全身免疫平衡,避免病情反复。
3. 微循环检查:查清微循环是否堵塞,进而逐一排查用药效果差原因,打通药物营养供给通道,提升药效,保护关节不破坏、致残。
4. 骨质破坏检查:清晰检测患者手腕、膝、肘、颈肩、腰椎等各部位骨质破坏及骨质疏松情况,针对性制定诊疗方案,抑制骨破坏、防止骨融合,保护关节。